3岁之前,孩子需要一个细心呵护的父母;9岁之前,孩子需要严格的父母;9岁至13岁,孩子需要民主的父母;13岁之后,孩子需要朋友式的父母。 家庭教育需要艺术和智慧。近日中国“生命华教育”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作客苏州,在“苏州教育大讲堂”活动现场,阐述他对家庭教育的理解。在张文质看来,怎么做好一个父母,关系到孩子今后数十年的生活方式、情感归宿和事业发展,不可小觑,其中自有窍门。
三年级之前,建立孩子的习惯 不要让早期教育耗尽孩子太多的生命能量
你的孩子经常把东西乱扔?是不是上了高中还不知道要怎么整理自己学习用品,规划自己的功课?其实,孩子的这些学习习惯,早在三年级之前就已经形成了。
张文质认为,三年级之后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非常困难,也就是说要在孩子9岁之前,把一些习惯能够建立好。按照张文质的说法,现在孩子的竞争力,并不在智力上面,更多的是在细节上、体力上、持久力上,因此,孩子从小养成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,非常重要,家长需要一种原则性的立场、一种既温和又严格的立场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。
而张文质认为,今天有很多的麻烦在于早期教育当中耗尽了孩子太多的生命能量,小学阶段付出太多,影响初中的发展;初中阶段付出太多,影响高中的发展;高中阶段付出太多,影响大学的发展。
孩子不受欢迎,家长要反省和孩子探讨哪些品格更受人尊重
你的孩子在学校是小霸王?还是没人理的小可怜?与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,日后就将成为孩子踏入社会的公共关系能力。
张文质认为,如果孩子在学校里不受欢迎,做父母的首先要自我反省:孩子的家庭生活有问题,或者被纵容,或者被溺爱,都会导致孩子自我认识上的偏差。
如果在学校里,孩子跟团队的交往出现问题,一般情况下父母要跟孩子一一分析,为什么会不受人欢迎,原因在哪里,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。而对于一些很严重的事件,比如孩子在学校受歧视甚至被欺凌,家长必须坚定地站在孩子身后,直接介入其中。
受人欢迎,需要有哪些品格呢?这是需要父母跟孩子一起探讨的。比如说,孩子体格强壮、有独特的能力(包括他某些独一无二的爱好)、正直、乐于助人,还有个人的某些独特的魅力,都有助于提升他在小团队中的地位。
一个好的老师比学校更重要 家长和老师的交流必不可少
眼下正处在学校招生报名前,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而忙得焦头烂额,但进入一个好学校,家长就可以放手了么?
在张文质看来,一个好的老师,比学校更重要,同时,家长与老师的交流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。
张文质介绍,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作为父母跟老师交流越充分,越有助于孩子的发展;父母到学校做义工做得越多,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;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越形成和孩子讨论学习的习惯,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。
“男孩危机”下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 陪伴孩子的秘密在餐桌上
今天为什么这么多的男孩不像男孩?这大概是很多家长疑惑的问题。
在张文质看来,跟很多家庭中父亲的缺席有关系。9岁之前,男孩要成为男孩,女孩要成为女孩,父亲的角色不可替代。
“教育孩子的秘密,其实在‘陪伴’二字上,陪伴孩子的秘密在餐桌上”。父母每天能够跟孩子一起吃一餐饭,这个孩子不但学业成绩比较正常,而且可以避免很多人生的麻烦”,比如抽烟、酗酒、打架、提早性关系等。
在张文质看来,母亲更多地是代表了安全、归宿、平衡、柔韧,就是说更多地是代表了精神归属、精神依靠。父亲则代表了勇气、责任、进取、荣耀,他更偏向于社会角色,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是在生命学上。只有父母两个合起来,才能给孩子平衡而又丰富的影响。
张文质认为3岁之前,孩子需要一个细心呵护的父母;9岁之前,孩子需要严格的父母;9至13岁,孩子需要民主的父母;13岁之后,孩子需要朋友式的父母。
批评是件隐私,表扬可以公开家长的辛苦,要对孩子说
孩子难免会犯错,家长的批评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,但是,作为家长,你懂得如何合理的批评孩子吗?
在张文质看来,最重要的是,作为家长,绝对不能当众教育,教育一定是一件很隐私的事情;因为教育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,所以必须是隐私性的,面对面的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无论孩子发生什么事情,表扬可以公开,批评一定要在密室中进行。
同时作为家长的辛苦,也不妨和孩子说说,比如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,我带你真的很辛苦。不是抱怨式的,而是具体地说,我哪方面很辛苦,希望你能理解,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职业中的辛酸一定要跟孩子说。让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一员,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。